English

国企技工流失为哪般

1998-12-3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佟亚丽 我有话说

目前,国有企业技工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,不少企业因缺少技术骨干而元气大伤,有的企业更因此而在亏损的沼泽中苦苦挣扎——

目前,国有企业技工人才的流失现象很严重,一项对河北省保定市21家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,仅近两年中,就有1039名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和熟练工人或不辞而别或提前病退另谋他就。不少企业因缺少技术骨干而元气大伤,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,有的企业更因此而在亏损的沼泽中苦苦挣扎。

三资企业、乡镇企业、私营企业的高收入、高待遇是吸引技术工人改换门庭的主要原因。

企业内部待遇不平等,技工所创造的效益与得到的回报比例严重失调也是原因之一。多年来,有些地方强调长级评奖向生产一线倾斜而忽视技工收入提高,致使技工收入低于一线职工。一位曾获全国车工第一名、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的青年技工说:“现在不少企业都实行岗位技能工资,技术等级不升,工资就不长。所以青工只能通过考级才能长工资。然而许多谁也说不清的土政策,却限制了青工参加考试和晋级。”某省的一位技术能手说:“我们厂规定,工龄15年以上才能考高级工。我技校毕业时已是中级工,拿的却是初级工的工资。”对此,全国技术能手梁炜说:“国家有关职业技能鉴定中对车工、钳工都有明确规定,考高级工工龄最多为八年。可是现在有的企业干脆技能与工资脱钩,容易挫伤青工的积极性。”

北京市职业技能中心刘更酉认为,评定技师要求过高、审核过严,导致企业和工人双方对评定技师的积极性都不高,也是技工流失的主要原因。他介绍说,技术工作分五个档次——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和高级技师,考核分理论考核、技术操作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三大块,每个档次都有严格的达标标准。如“电工高级工达标标准”中有“能独立设计大型仪器设备的电路”等等实际上某些电气工程师也不一定能达标的内容。要想考上技师,没有十几年的工龄和千里挑一的手艺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另外,工厂企业一味重视学历教育,热衷于本单位“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比例多少多少”,却轻视对工人的基本技术素质教育,不肯花钱培养工人技师。在职称评定上也有欠公允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青工考技师的积极性。正是企业内部这种种不平等,使许多技工产生了“低人一等”的心理,所以一有机会,就必然另谋新职。

常常有一些厂长、经理抱怨,现在社会上这么多人求职,可是企业要想招到上岗就能干的工人还挺不容易。天津一家食品公司为安装设备想招两名食品设备维修工,连续招聘了几次,厂方均未找到理想的人选。劳务市场的工作人员说,现在你别怕下岗,就怕你没本事。帅业服装厂徐厂长说:“技工流失也从反面映衬出,他们正是当前的稀缺人才。培养一名好技工本就不易,决不能再让他们轻易出走。”于是吸取教训后的企业渐渐“聪明”起来,他们纷纷拿出“招数”,阻止技工继续流失。

一些企业开始推行签订“劳动合同”制度,用契约的形式把职工同企业的劳动关系固定下来,违约者要承担责任,赔偿损失。这种“硬”措施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,产生了一定的效果。更多的企业则是“软硬”兼施,在推行合同制的同时,还通过提高技术工人福利待遇、为青年技工提供成才环境,填平职工身份鸿沟等等办法,使其物质和精神的追求都能得到满足,从而把心与企业合为一体。实践证明,这种方法更加有效,在河北省保定市,采取这种办法的风帆、乐凯、外印等单位,技术工人流失现象就少得多。

有关人士指出,技工人才流失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优惠政策就能解决的,而且一段时期内,中高级技工短缺的状态也难以改变。因此,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关政策,完善用工制度改革,规范企业用工竞争,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,支持国企为减少技工流失所付出的努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